(下) \D[5iyD1;
时隔半年后,我接到采访杭州湾项目建设的任务。于此,我先收集了部分有关大桥建设的资料。 Se=S;m
2004年6月8日。慈溪市庵东镇,全长36.5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仪式现场。开阔的海滩上,海风猎猎,机声隆隆。人们怀着兴奋和渴望,等待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下午3点25分,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按下动工按钮,一个举世瞩目 的伟大工程正式动工。一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将穿越万顷海波,天堑从此要变通途。 29/Y^Y1
在奠基仪式手册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具有“双跨双百双第一”的特点。“双跨”,一是跨越杭州湾天堑,气势恢弘,二是跨越世纪,大桥的前期工作跨越20世纪与21世纪,大桥的使用寿命将跨越21世纪与22世纪。而“双百”的含义是指设计时速超越一百公里、投资总额超过百亿。“双第一”指在世界跨海大桥中长度第一,同时在纵贯几千公里的中国沿海大通道同三线中,是贯通海湾天堑的第一跨。 axPc 7n
…… ……
>L5CKy\
狄为民站在荒草丛生的渺渺滩涂上,思绪茫茫——经理部承担了大桥34个墩台,348根 钻孔桩的工程量,工程合同价2.1亿元。风大、浪高、流急、潮乱是施工环境的四大特点。合同段内浅层天然气的安全排放、9.44KM长大栈桥的施工及安全运营、运用网络系统建造世界第一座数字化大桥、GPS全球定位测量系统的全过程应用、海上长大钻孔桩施工、海工耐久砼研制及施工、桥墩承台施工等是项目建设的七大科技难题。 a4zN7q
2005年11月,我首次来到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杭州湾,和在这里承建跨海大桥南岸滩涂区IX-A合同段工程的中铁四局五公司杭州湾经理部员工做了一次纵深地交谈。一年零一个月时间内,五公司杭州湾经理部完成钻孔桩303根,承台40个,墩身38个,累计产值达到15844万元。 ~P-PB#Cu
中铁四局杭州湾指挥部指挥长李学民评价狄为民:“一个具备大局观、整体观的人。” _xXi'd &
“李总,我们打算从三个工作面打开突破口:一是组织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施工方案的完善;二是想‘借米下炊’,一方面在购买、租赁机械设备时,合同条款签定‘先进来,后付款’,以化解经理部资金压力,一方面积极筹措银行贷款;三是对招标录用有实力有经验的施工协作队伍,进场后要预付工程履约金,成为和我们同利益、同风险的合作伙伴。” P}-LNos[
李学民赞赏的点头,说:“行,但任何事情都要做得规范,要多从局指大局出发。” %(5%%_b
“没问题。”狄为民听到指挥长的意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管理思路。 UHH(:.Wy
经理部班子成员一致认为狄为民:“一个追求科技施工,精细管理的人。” 5:y6L3]K~
经理部班子平均年龄36岁。时年33岁的狄为民在班子会上提出:“要实现公司和局经理部‘建设一流大桥,实现一流管理,培育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业绩’的总体要求, 克服‘海上施工难度大、员工队伍变化大、启动资金缺口大’三大困难,我建议我们从创建学习型经理部入手,分学习型班子、技术型团队和能力型员工队伍三个层次深入,群策群力,以保证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J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