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方经营城市负债累累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审计署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此前审计署审计的36个地区债务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对此现象,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一些地方的政府如果按照严格的审计,按照底特律的那种算法,有些地方政府已经破产了,只不过是后面有国家信誉在维持。事实上,经过十几年依靠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地方政府靠地和靠房吃饭的行情正在日益走到舆论的中心。 oL:owk-Mp
Fv@
n6&N
经过火热的六月和七月,很多地方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量价齐飞的局面,一线城市最为明显,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房地产其他税费又开始获得大丰收,这缓解了地方债务压力。但是,即使如此,地方政府冲动性投资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只是被缓解或者被推迟,而不是被化解了。底特律破产事件并没有让地方政府警醒,各地冲动性投资仍然在如荼如火的进行,他们所能期望的是大举借债,再依靠房地产所得各项收入来还债。珠海市财政数据显示,去年有40 .8%的土地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国土资源部数据也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合同价款已高达1.7万亿元,增幅达77.3%,亦创历史新高,其中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款同比增幅超过高达90%,这些土地出让金相当一部分用来还银行贷款。土地丰厚的“红利”收入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摇钱树,是很多地方政府之所以敢于大规模借债经营城市的底气所在。即使出现了风险,反正由国家信用最后来托住不垮。就算濒临破产,也会有专家出剥离不良资产的点子,地方债务越大,各方越不敢倒下,即中国式“大到不能倒”。 36s"4#;
Fs;iu?9G
可以说,通过获得信贷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楼市发展,拉动卖地收入和税费收入,再借入巨大资金投入市政建设的循环,各地高楼越盖越高、路越修越好、官员政绩越来越漂亮,但是,这种发展关键所在是要确保房地产市场长期吃兴奋药,如果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这种模式就要发生危机。长期以来,楼市一枝独秀,是有着深刻地政治经济根源的。 7#X;J`4
!t*#P*8(
楼市也是市场,不可能永远兴奋不调整,就算天天吃兴奋剂,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兴奋。有观点认为,过去“十年九调”的调控政策因为房价继续上涨而完败,事实上,这些观点没有洞察楼市调控真正本意,楼市调控并非单纯控制房价上涨,而是意在控制房价暴涨与暴跌。因为房价暴涨与暴跌作为导火索,将会引爆整个地方土地财政体系,从而将地方经济要么拖入冷库,要么带入火炉。 9i(dJk?o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