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家风
)_NYu`Ex
AI&=.
",T{zZ}G
*!6V` }FIZ
题记:清明临近,谨以此文缅怀先人,感恩他们的善行荫及子孙,庇佑后辈…… {hex0qoB
@{w}/8]
#
我理解的“家风”二字是指一个家族世代为人处事风格的传承、影响及延续。我觉得“家风”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不含褒贬之意,可用到述说好的方面,也可用到记载坏的方面。 [oweT--B
我写的家风,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自家先人的点滴之事。当然他们本身都是善良本份之人,也没有不良的印记给我们后辈留下。不忘他们的恩德,我觉得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无论何时何地也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i#?Zoj
曾祖以上的先辈,年代久远,我就不知道他们的事情了。虽然家谱可上溯到紫阳堂,但到了我们家族这一支、这几代就是世代一介草民之家了。 q[~>Ip-
从我的祖父说起吧,祖父的名讳我是知道的,再往上我就叫不上名字来了。 I)DotH.@z
$)oyeX_
善良的祖父 >>
n}IU
到了祖父这一辈,家里有十几亩薄地,解放前,靠天吃饭,人勤地不懒,在祖父的经营下,年成好的时候,自给自足,倒也聊以为生,衣食无忧。解放后,家人先是自耕自种了几年,后来成立农业合作社,十几亩田地也就归了公。 AiyX?]4V
祖父78岁去世时,我才出生五个多月。尚在襁褓之中的我,是无法记下来他老人家模样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应该说他老人家也算是高寿了。他老人家在世时,庄稼人的身体一直很壮实,农忙耕种之余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 L6J/ n0?7
我对祖父的印象,只是从母亲等人的家长里短中略知一些。祖父的善良之心,善行好施,几十年来念念不忘的,我大约只记住那么一两件事了…… la>'\ X:
祖父曾义帮孤魂叶落归根。在我祖父年轻之时,曾祖父和同村周姓乡人多年一起到潍坊某地帮人家当师傅开暖房(注:从前一种专门从事孵化小鸡的营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温度控制等技术)。不料那一年曾祖和周姓乡人突遇瘟疫,疫于潍坊当地,二人远离家乡,主家也觉惋惜,又没有亲人料理后事,就帮着就地安葬。当家人从捎信人听说噩耗之时,已过一年有余。 e\N_uJW
亲人病逝于数百里之外,孤苦伶仃。祖父悲伤之余却也无奈,路途遥远,缺少盘缠,一时也无能力去潍坊。当时周姓邻居家境更惨,孤儿寡母,去世的是周姓妇女的公公,更没有能力来处理后事。几年间,祖父念念不忘此事,家境稍有好转,和周家商量了一下,也没让周家出一分钱,就远赴潍坊把曾祖和周姓乡人的骨殖一同带回家乡,各自入土为安。 LTl2oy4fk
我这样写比较简单,但如果看过赵本山主演的电影《叶落归根》,也许会有点印象,电影中的情节和生活原型之间相比,已作艺术处理,还有穿插了所谓的冷幽默。但在近百年之前,一个年轻人只身一人,到数百里之外,背着两个人的骨殖,走上几百里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打尖住店都要避讳,过程艰辛可想而知。 Kc
_
U(b3
有时说,一句话救人,一句话害人。祖父中年时,几句善言救下遭打之人。有一次,他到本村本宗富人家串门,坐定闲谈片刻之间,忽听房外有人喧闹。原来是他家中雇佣的十三四岁的唐姓小孩不小心将一套较为贵重茶具摔坏。祖父看到主家家人将孩子打的满地打滚,连连求饶。就主动说了几句好话:孩子小不懂事,东西摔了,打死他也回换不了,我帮他求个情,饶他这一回吧。祖父在本宗属于长辈,主家给了我祖父一个面子,当场放过了唐姓孩子。 ]3(_V0
当时求情的一句好话,对一个被打的惨兮兮的孩子来说,那就是救命之恩。后来唐姓孩子十五六岁就外出参加了革命,成为我们当地有名的“土八路”,直到解放后,好长一段时间成为乡里、村里的主要管事的人。可是人家从来没有忘过我祖父对他的善言善行。虽然我们不同姓,不在一个街上住,可几十年来乡里乡亲一直相处得很好。唐姓人和我同辈份,比我父亲还要大几岁,我十几岁时,每年都去他家拜年,有时还听他讲当年的英勇故事。 `MX1Nm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上世纪农村没有男孩,那是奇耻大辱。我父母中年连得两子,从来没说过是自己的本事。小时候,一说到我们兄弟俩,我最常听到的是说:这是老辈里积德才有的。我虽然不迷信,但是我宁愿相信这是祖父及先辈乐善好施的功德,让我们的血脉源远流长。 3ncMPfeG
公道的伯父 qV7RJI
从我记事起,伯父就是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我出生时,他老人家就58岁了,年近花甲,是一标准的农村老头了。伯父的名讳我也知道,他的绰号我也略知一二,其中一个叫“判官”。 +
IFm9'
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在村里伯父是个热心人,脾气好,处事公道,经常帮着人家处理家务事,而且每次都能处理的各方都比较满意。于是他就成了邻里之间的义务调解员、和事佬,这也是他绰号“判官”的由来。 79Ty;iRI
我们俩家一街之隔,都是大门朝东,不在一个胡同走。我十一二岁时,伯父已失去劳动能力,每到冬天就咳喘憋气,那时的农村也没有吃药打针的条件,除了严重时找个土郎中抓上几幅中药熬喝,基本上是常年卧床休养。天气好时,他就柱杖或由人搀扶到室外静坐。说是静坐,更多的时候,还是有乡亲找他说事评理,喝茶聊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