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记忆:第一次见刊 {:-Xb_u
十二年前八月六日晚上那个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B{"+zK?Q
那段时间持续高温,我在工地检修机械,爬高上低,劳累了一天,挨到枕头就呼声震天。睡梦中的我被室友给拽了起来,手机响了好几遍,没听见!让我快看看是不是家里有事? }>)NelAt
陌生电话,我回拨过去才知道是编辑,让我修改稿子。 @sgUWQ(=
当时公司成立新闻报道组,我喜欢看书,大伙就推荐我兼职班组通讯员。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自己最清楚。班组里我年龄最小,说不过老师傅们只好“上任”。为了完成对外投稿任务,我花了三个午休,挤牙膏似的写了篇我们改造进口吊车中心回转的的小故事。虽说只有七八百字,我却感觉比爬塔吊还累。写好后,我赶忙发到《班组天地》邮箱。邮件发送那一刻,我叹了口气,就我这水平,肯定是石沉大海。
[B\R5|
做梦也没想到编辑竟来电话让修改,太意外了!我从上铺跳下来,向班组跑去。班组里有电脑,有网,我稿子就在那里“挤”出来的。按照编辑给的建议,我仔细回想“改造”过程的每个细节,洋洋洒洒四五千字。写完后已是凌晨,我毫无困意,连夜发送出去。回宿舍的路上,我还想着编辑肯定会夸奖我,还计划文章发表后咋庆贺。 , Cs3u
第二天中午快下班时,编辑来电话,让我再修改。下午上班前,我完成了“三稿”。晚饭时分,再次接到“修改”的电话。因为下午检修机械,没查到故障源,我正发愁,没心思再修改,就以太忙没时间为由,没答应。 F )XnM0&
从食堂回宿舍的路上,编辑发来短信:技改进口吊车经验应分享,供同行参考……经验分享,没想那么多,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于是,我回了“马上修改”的信息后,到班组着手修改完善。近凌晨时,我将“四稿”发出去。在回宿舍的路上,编辑来电话夸奖稿子修改的很不错。 [tC"wq\
第三天上午工间休息时,项目部宣传部长拿着来班组报喜,稿子见报了。参加技改的同事更开心,自己的大名上了“大报”。更没想到是,下午班组接到“取经”电话。 #S
X6VNn
外省的同行的进口吊车“回转”出现同样的故障,他们正为修复发愁时,看到我写的文章,第一时间来电话“取经”。我们详细介绍技改过程,并视频指导。不到一个月,我们指导3家单位进行技改,均获得成功。 Y^T`H&J |